时间过的很快,转眼又是一个月。

    秋闱终于要开始了!

    这一日的泾县县城,显得比往常热闹很多,老百姓早早的就聚集考棚街,兴致高昂的准备观看科举。

    很快,第一个热闹出现了!

    只见大街上一个老童生,臊眉耷眼的朝这边走着,百姓们看到之后,顿时哈哈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快看快看,那个是西乡的老童生……”

    “据说已经连续考了十七年,然而自始至终没有考过,他今年都快四十岁了,身份依旧还是个童生。”

    “想不到这次又来,也不晓得能不能考好。”

    百姓们热切的议论,忽然有人朝那老童生喊了一句,故意道:“西乡老王,底气如何?今年能不能高中啊?我们等着吃你喜酒。”

    那个老童生脸色涨红,冲着众人翻了个白眼,结结巴巴道:“也许,或可,吾今年,高中也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!”

    百姓们笑声欢乐。

    随着老童生的登场,仿佛开启了序幕,大街上不断有书生前来,慢慢汇聚在考棚的入口。

    一个!

    两个!

    三个!

    大约聚集三十余人的时候,杨一笑的身影出现在大街上。

    他今天穿着粗布童生服,自己背着一个小书篓,杨家村百姓集体出动,默默跟随在他的后面。

    全村男女老少,今天几乎都来了。

    大家倒不是为了给他撑场面,而是杨一笑已经连续落榜好几次,虽然村里都知道他有才学,但是心里难免还是忐忑。

    尤其是几个至亲的嫂子,每年都是希望而来失望而归,今年终于又到科举时,说什么也要亲自来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