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顺,字伯平,也有说是孝安的,生卒年不详,来自哪里也没有交代清楚,推测是陈留(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)人,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。
据史料记载,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,不好饮酒,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,号称“陷阵营”。那可是与曹操的“虎豹骑”,公孙瓒的“白马义从”,刘备的“白毛兵”及“无当飞军”共称三国时期的五大王牌部队,可见其练兵能力之强。
再有高顺常常规劝吕布说:“凡破家亡国的人,不是因为没有忠诚明智的部下,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用啊。将军做事情,不肯慎重考虑,时常出现失误,说话做事总是有差错。失误的事情难道可以一再发生吗?”虽然吕布知道高顺忠心于己,可是吕布并没有重用高顺,紧接着吕布因为郝萌的谋反,对高顺变得更加疏远,凭借和魏续有外内之亲,夺取全部高顺所领导的陷阵营士兵给魏续,直到战争爆发的时候,才令魏续交还高顺统领的陷阵营部队与兵符,高顺也从来没有恨意。
最后在下邳城遭遇叛将侯成,魏续,宋宪被擒,吕布手下的其他将军都投降于曹操,只有他和陈宫选择与吕布共同赴死,被“溢死”在城楼上。之后斩下首级送到许昌,挂在城门上示众,感其忠,得以厚葬。
刘武没想到,今天在颜良那里吃了闭门羹,却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了高顺。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呀。在刘武现在看来,高顺所起到的作用,比起颜良的大的多了。绝世猛将就有赵云、典韦、张合,哪一个不比颜良更强?后面的还可以招揽更多,要让颜良知道,今天你看我不起,明天让你高攀不起。而真能练兵的却很少,也许张合算半个,但他们都擅长带兵打仗,至于练兵,估计都是两眼一摸黑。
“哦,是吗?”高顺听刘武这么说,虽然有些疑惑,但还是很高兴的。表面上不动声色,但那嘴角的微笑却出卖了他自己。
“是的,我也爱结交这种忠勇之士,所以多留意了一番。”刘武点点头说道,至于内心怎么想的?他可不能告诉高顺,难道告诉他未来他会是一方大将,但是过程曲折,所遇之人不是良主,最终死于非命?估计他也不会相信,可能还会大打出手也说不定。
“不知公子如何称呼?是哪里人?”高顺看着刘武问道,他感觉面前的这个少年很不平凡,富家公子他也见过不少,但是能给他隐隐带来压力的,还真不多见。
“叫我刘武,刘兴国就是,家住安平县,来这边是来拜访朋友的。唉,只是事与愿违,不尽如人意。”刘武叹息道,对颜良那个二五仔,心里还是有点不痛快。
“哦?是这样呀!”高顺看着刘武,感觉他还有话没说,但是以他的性格,不善言语,见刘武没往下说,也就没有多问。
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,两人都没在说话,只有隔壁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炭火上开水翻滚的声音夹杂在一起。
过了一会儿,高顺找来汤碗给她夫人倒汤药,刘武看着他刚才坐的地方,有几本书简整齐的放在角落里。仔细一看,却是《六韬》和《三略》。
《六韬》是一部综合性的军事着作,由姜太公所着。它包括《文韬》、《武韬》、《龙韬》、《虎韬》、《豹韬》和《犬韬》六部分,涵盖了军事、政治、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。其中,《文韬》主要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策略,《武韬》则侧重于军事战术和指挥艺术,《龙韬》至《犬韬》则分别探讨了不同兵种的训练和运用。
《三略》是另一部重要的兵书,由黄石公所着。它包括《上略》、《中略》和《下略》三部分,强调了战争中的计谋和策略。《上略》主要论述了如何制定战略和计划,《中略》则侧重于如何运用兵力和资源,《下略》则探讨了如何指挥战斗和应对变化。
怪不得高顺能够训练出“陷阵营”那种强兵,原来是一直在研究这两部兵书。不过也看得出来,比较有名大将都是研读过兵书的,尤其是帅才。像典韦那种铁憨憨,就只可为将,冲锋陷阵可以上,指挥作战就不行了。君不见吕蒙没学习以前只是一员小将,学习后就是主帅,可见学习的重要性了。
“刘公子也对兵书感兴趣?”高顺从隔壁出来,看着刘武在翻略兵书,好奇的问道。
“倒是看过一些,但是不多,比不上高大哥的见解。”刘武点点头,微笑着说道。
高顺一听,很是高兴,以往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瞎琢磨,很多东西到现在都还理解不了,也想不通。如今遇见刘武也喜欢研读兵书的人,倒是可以探讨一二,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也说不定。
“兴国,你叫我高顺或伯平都可以,既然你也读过兵书,不如我们相互探讨探讨,印证一二如何?”高顺看着刘武,眼里满是精光,身体前倾,很是激动。
“当然可以,伯平,我们随便聊聊就好。”刘武点头同意,答应下来,正好看看高顺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。
于是,两人开始聊了起来,起初高顺还能发表一下意见,渐渐的他发现自己跟不上刘武的节奏了,尤其是排兵布阵,新型战法,训练要领等等,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,对他的启发很大。此时看向刘武的眼光完全变了,像是渴望知识的孩子在乞求老师傅传授秘技一样,把刘武都弄的尴尬了。他不过是把现代的一些战法经验带了过来,真正的还没有去实验过,纯属于纸上谈兵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