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七章赵玉仙的病
一周后,陆平川回到了白庙村,今天正好是袁学森定好的第一批竹荪栽培的日子。
他早早就回到白庙村,在楠竹林等着。
圈出的区域已经用竹子围成了一大圈的栅栏,主要是防止有村民误入,还有一些野生动物的误入。
这个年代,竹林里山坡上都会有野兔子,野鸡之类的动物。
同时,在圈定的区域内,还挖出了一条条的沟渠,方便排水,避免竹荪被水冲走。
目前是七月,正好是雨季,很容易造成较大的流水,万一将竹荪的菌种给冲走了,那就不好了。很快,袁学森便带着他的团队来到栅栏外,从开好的门走了进去。
陆平川跟在他们身后,看着这些研究人员一个个开始往标记好的楠竹旁,将准备好的竹荪菌种种下,然后开始记录下编号。
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,毕竟每一处菌种都需要实时记录,包括了生长状态,生长周期,出菇的速度和质量等等。
通过这一个个的实验数据,才能有效的发现在小范围栽培中,无法发现的问题。
难怪袁学森不让陆平川叫人来帮忙,就这架势,陆平川亲自上都可能笨手笨脚的。
足足一上午的时间,才完成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区域,可想而知工作量大到什么程度。
不过,对于袁学森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来说,都是常态。
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个实验目标,比起时间来说,更为重要。
中午的午饭都是在竹林里吃的,陆平川很有先见之明地让村里的村民,准备了午饭送过来。
即便是吃饭的时候,袁学森等人的话题,都没有离开过竹荪。
还真别说,一上午的栽种过程,还真就发现了一些问题,让陆平川不得不感叹科研的严谨。
下午接着栽种,前前后后,陆平川总共待了三天,才看到整个试验区域栽种完毕。
之后便是科研人员忙前忙后地进行测验。
袁学森此时倒是空闲下来,难得地找到陆平川闲聊了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