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起对这等人才是很看好的,他在官场上没几个朋友,除了自身有些难相处的原因之外,也是因为他走到哪儿身上都带着一股洗不去的血腥气,士族官员不肯和他靠近,寒门官员见他就怕,也就是窦英和他交好。
徐榆不仅不害怕白起,甚至对白起有种崇敬之情,视他为法家前辈,在廷尉府实习期限曾多次向白起请教动刑的问题,学了不少手法。
除了徐榆之外,这次国子监能够够得上毕业水准的学生有五十多人,考核无误之后,姬越又把这些人召来明光宫奏对了一番,刷下十来人,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作为辅官分派到各地历练,但作为姬越的第一批亲信,这些人在姬越这里都是有姓名的,只要勤恳学习,前程都不会低了。
至于没毕业的那些,就该回家种田了。
姬越对这些人没有半点舍不得,学了两年都没学出好来,有的甚至连字都认不全,再继续待在国子监也是浪费衣食,一个人一辈子也许只有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,自己抓不住,也没办法怪别人。
国子监空下之后,各地开办的官学就到了收新生的时候了,这一次姬越不仅放宽了招生籍贯要求,更定下五千名女学生名额,由包括天竺四郡和楼兰一郡在内的六十七个郡县分摊这五千名额,以良籍女为主,招收年纪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女子进学,只问本人意愿,父母长辈不在询问范围之内,如有强行阻拦,三年刑期以上。
姬越知道,和男子一同进学是件出格的事情,别说儒生,普通人家都不会同意,也会有很多在招生范围内的女子因为家人反对而拒绝入学,但她不在意这个,十三到十六岁了,如果连掌控自己的人生都没有勇气,那又怎么指望着她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女官呢?
她设想的女官并非宫廷女官,而是真正让男子与女子同朝为官,女子走出家门,做女差役,做女县令,做女郡守,甚至做女将军,女九卿,女三公,只要有本事,她就敢封。
姬越没有想太多,她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,她不觉得女子和男子相比有什么头脑上的差距,相反女子有女子的优势,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女子普遍比男子活得长,她一点都不想辛辛苦苦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,结果个个四五十岁就去世,更何况,她也实在看不惯一些受儒生影响的百姓把妻女关在家里,不能为她带来一点价值。
世间男女各占半数,如果做事的只有男人,剩下的女人都待在家里白费水米,哪怕还能做点女工针线贴补家用,但那是家用,而非国用!这些女子就把手做烂了,对姬越来说也没什么用处,她们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,这也是姬越登基之后就接连打击儒家的一大原因。
除此之外什么男女地位的问题,在姬越这里是不存在的,有价值的才是人,机会她给了,以后还会给更多机会,抓不住的,在她这里连人都不算。
如果想要达成一个目的,那就和一个过分的提议一起提出来,这样通过的概率很大,姬越在招收女学生之外,提出废除宦官制,以后宫中改用宫女,不禁宫卫出入宫廷,废宫女禁婚制,但禁止宫廷中私会,此律世代沿用,不可作废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》》
在招收女学生这样的大风波下,对于宫中制度的改革果然没有什么抗议的声音,毕竟宫里的事情属于帝王家事,但招收女学生却是让天下女子走出家门来,这是要骑在男人头上!
不少儒生当即炸了,吵嚷着要抗议。
趁机提出宫制改革不代表姬越要放弃招收女学生,相反,被明里暗里弹劾几次之后,姬越在朝堂上对着群臣发了一次飙,直接要动刀子杀人。
儒生仍旧是嘴炮第一,实战垫底,明明叫得最早,声音最大的是儒生,姬越不耐烦要杀人之后,偃旗息鼓最快的也是儒生,儒生不吭声了,朝堂上虽然也有一些零散官员同样表示反对,但终究还是没能违逆姬越的旨意。
对付臣子,姬越可有办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