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83章

    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,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、学者编撰,3800多人抄写,耗时十三年编成。

    分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故名“四库”。

    据文津阁藏本,共收录3462种图书,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,约八亿字。

    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初稿完成,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全部完成。

    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《四库全书》,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。

    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、辽宁奉天文溯阁、圆明园文源阁,避暑山庄文津阁珍藏,这就是所谓的“北四阁”。

    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,这就是所谓的“南三阁”。

    《四库全书》是神州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,对神州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、最全面的总结,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。

    《四库全书》可以称为神州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。

    神州文、史、哲、理、工、农、医,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。

    四库修书之前,清代的出版业高度发达,典籍充分积累,藏书兴盛,文献整理工作全面展开,汉学成为主流学风。

    在时代学风下,学者们需要阅读大量藏书,以及许多完整的原著,以征引材料,考证学术源流。

    而对于自明末以来进入神州的西学,如何对待,到自觉检讨并总结以引导臣民认识西学,确立西学政策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在这种形势下,需要更大规模的行动,来做一次彻底全面的学术文化总结,也必得政府亲自出面主持方能完成这个任务。

    而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雄才大略的乾隆大帝,希冀超迈前人,并且他自己也完全有能力识断、调理文化。

    乾隆中期,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,清朝呈现出盛世景象。

    思想学术文化亟待总结的要求,政治经济的保障,以及乾隆个人的喜好,学术界的呼声,使神州传统的盛世修书在这个时候又展示出巨大魅力,催生出继顺康雍之后再次修纂大型书籍的态势。

    盛世的宏阔是需要鸿篇巨制来充实的,而清政府也需要完成时代留给自己的使命。

    乾隆也想借纂修《四库全书》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,贯彻“寓禁于征”的政策。